利用信息技术 构建“智慧水务”
- 国际
- 2025-03-24 12:19:33
- 78
图:利用信息技术 构建“智慧水务” 近年来,粤海水务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坚持技术引领,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综合运用BIM+GIS、数字孪生、北斗导航、5G通讯及物联网等手段,全力打造“全要素”透彻感知、全面互联、信息共享的“智慧水务”运管系统,推动工程数字化、智慧化实现新跃升。 在东深供水工程中,粤海水务构建起覆盖“天、地、水”的多模态、多维度“感知体系”,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为工程运行提供全方位“保驾护航”。 无人机 •专为水务巡检和应急响应而设计。无人机可高效地巡视水库、大坝和管道沿线,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监控。同时,数据实时回传至智能调度中心,便于快速决策和部署维修资源。遇到钓鱼等违规行为,无人机可以循环播放宣传信息,亦可实时喊话。 无人船 •用于水质监测和水域巡查的重要工具。它配备多种传感器,能够自动采集水样、测量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浊度等),并实时上传数据。无人船可以在复杂水域环境中稳定运行,完成大范围的水质监测任务。 机器人 •用于电力设施检测与维护的创新设备。这些机器人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多种传感器,能够在高压环境中执行精确的检测任务,如检查设备温度、识别异常放电等。它们可以在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显著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和成本。 智能调度中心 •粤海水务的数字化中枢,负责整合管理四个泵站的设备,以及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系统传回的实时数据。调度中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务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精确监控和预测,并自动生成最佳调度方案。当出现突发事件时,调度中心能迅速分析问题,协调各项资源,实现高效的应急响应。该中心还能长期监测水质、水量和设备运行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提升水务管理的智慧化和现代化水平。 北斗卫星采集系统 •为水务系统提供精准的数据传输与定位支持并实时监测区域气象信息,为水量的跨区部署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实时监测水务设施、无人设备和水域的运行情况,确保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准确定位。 隧洞检修机器人 •针对隧洞内部检查和维修设计的专用设备,小型化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狭窄黑暗的空间中自由移动,该机器人配备高清摄像头、超声波检测仪和3D成像系统,大幅减少人工进入隧洞的次数,提升检修工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