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28日,媒体报道了湖北武汉部分医院、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进行违规“医保取现”的调查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汉市医保局根据调查情况,认定节目中曝光的马应龙大药房惠济路店和彭刘杨路店已达到解除医保协议的条件,并与这两家药店解除了医保协议。同时,武汉市医保局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记者追踪这些回收药品的流向,试图揭开这张灰黑产业销售网。为了追查武汉这些药品的去向,记者在收药人回收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药盒里悄悄放入一张小纸条,留下了联系电话。经过多日等待,终于等到了电话。记者立即赶往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旧街中心卫生院,打电话的是这家卫生院的李医生。通过小纸条和药品追溯码证实,这盒药正是收药人从武汉市马应龙大药房收走的一盒。据卫生院医护人员透露,旧街中心卫生院药房并没有这种药品,用药都是药房人员通过各种关系找私人购买,购药费用也不进入医院账户。记者找到旧街中心卫生院药房主任邓某核实药品来源。调查显示,这盒药经过多个中间人层层加价后,以800元到85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前来治疗的患者,而收药人的成本价大约在492元一盒。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记者发现,这种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获得,经收药人非法转售,再次进入市场销售的药品,不仅出现在武汉新洲区的公立医院,也流入了私人诊所和药店。在新洲蔡兴旺中医内科诊所,记者见到了前来送药的供货商罗某。罗某声称是某生物公司的医药代表,因为药品比市场价便宜50元左右,所以有不少医疗机构都愿意找他供货。记者在新洲区走访了十几家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药店,这些医疗机构都承认找罗某购买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但在药品的销售中并不提供任何票据凭证。一些医疗机构甚至在给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也没有如实记录上传药品信息。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记者调查发现,供货商罗某不定期会到一个快递站提货,快递单显示货物来自武汉汉阳区某医药产业园。经过多天观察,记者发现何某寄送的药品都存放在一辆面包车里。至此,回流药的购销链条清晰地浮出水面:武汉的收药人通过“医保取现”小广告招揽参保人到指定药店购药“套现”,再将回收的药品通过中间人何某转卖给新洲区的供货商罗某,罗某再转卖给新洲区的卫生院、私人诊所和药店,最后用到了患者身上。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所谓“回流药”,就是那些通过非法途径,从正规医院、药店流出,又再次回到市场上的药品。收药人通过小广告招揽参保人前来“医保取现”,参保人虽然拿到了部分现金,但透支的是自己未来的看病钱;药店为了追求业绩,罔顾国家规定和收药人串通完成处方药品的售卖;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诊所用“两套账”,不记录药品真实数据,逃避监管。最终导致国家医保基金被侵蚀,广大参保人利益受损,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无从保障。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诊所怕回流药出问题把标签都撕了 揭开灰黑产业销售网

有话要说...